个税年度汇算热点问题解答!
3月29日,国家税务总局大连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做客大连新闻传媒集团广播中心FM103.3新闻综合广播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节目,就市民关心关注的
答:对于符合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的同一套住房,由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的,需要按照以下操作修改贷款信息:
先修改“商转公”第一年的贷款方式,将“商业贷款”修改为“组合贷款”,其中商业贷款部分的贷款合同编号填写原贷款合同编号,公积金贷款部分的贷款合同编号填写新的公积金贷款合同编号。
一是首套住房贷款才能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如果纳税人不确定贷款是否属于首贷,能咨询贷款银行确认;
问:2024年仅有工资且任职单位已按规定预扣预缴,汇算清缴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个税App上无“享受免申报”按键,需要补缴税款吗?
按照《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7号)第六条规定,年度综合所得收入不超过12万元或者汇算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纳税人。
免于办理汇算申报的前提是“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时已依法预缴个人所得税”。如果纳税人在汇算申报时曾作废或者调整过部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会导致汇算的专项附加扣除可使用扣除金额小于综合所得预扣预缴已享受扣除额。
由于存在上述未依法预扣预缴个税的问题,纳税人无法享受豁免申报,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APP“应补税额”显示的金额申报缴纳个税。
答:小两口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小两口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年度内不得变更。
问:每月工资都有被扣缴个人所得税,为何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时没有可退税款?
答:如果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已预扣预缴的税款恰好等于其应纳税额,就不会有退税。
比如,纳税人只有一个任职受雇单位且收入稳定,扣除项目也在每月足额申报扣除,汇算申报时没有大病医疗扣除等新增专项附加扣除的,使得每月预扣预缴税款与全年应纳税额一致。
而如果纳税人存在多处收入,或因更换工作等问题造成扣除费用在预扣预缴申报时重复扣除等情况,还可能会产生汇算应补税款。
问:兄弟姐妹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如何规定?非独生子女可享受3000元/月的扣除额度吗?
答:按照《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政策的公告》规定,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在兄弟姐妹之间分摊3000元/月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500元。
只有一个特殊情形发生时,非独生子女可享受3000元/月的扣除额度。就是纳税人的其他兄弟姐妹均已去世,纳税人可选择按“独生子女”身份享受赡养老人扣除标准;如纳税人已按“非独生子女”身份填报,可修改已申报信息,之前按非独生子女身份扣除少享受的部分,可以在下月领工资时补扣。
问:个税汇算退税到账时间如何规定?同时申报的纳税人,为什么退税到账时间有差异?
答: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退税税务机关在15个工作日内会审核完毕,特殊情况会有所延长。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期间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共4个月时间,由于汇算初期申报退税的纳税人较为集中,有几率会使审核时间略长。
需要注意的是,顺利收到退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准确填报申报信息,数据填报不准确或需税务人员核查,则会影响收到退税的时间。纳税人即使准确填报了信息,由于每个人的扣除事项数量不同或上传的资料不同,退税审核的时间不同,收到退税等待的时间也会不同。
此外,国家税务总局自2022年推出优先退税便民举措,先后两次扩大优先退税服务范围,并将优先服务写进了新出台的《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中。“对符合汇算清缴退税条件且生活负担较重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提供优先退税服务。”主要是指四类人群,“上有老下有小”、看病负担较重、收入降幅较大以及年收入额6万元以下且已预缴个税的群体,税务部门将延续执行优先退税制度,为纳税人提供更便捷的退税服务。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债前三大海外债主中,日本、英国增持美国国债,中国减持。中国由美国第二大债主变为第三大债主,英国变为第二大债主。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全球推出百年未见的高关税后,美国债市陷入动荡。
大象新闻记者 姜明圆上官正义于2025年5月12日曝光湖南长沙县一处乡村别墅内存在非法活动后,引发广泛关注。该事件涉及地下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并因幕后人员直接联系举报者的“求和”行为进一步引发舆论震动。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鉴于双方近期的讨论,相信持续的协商有助于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关切的问题;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
交警回应贵阳一小米SU7发生车祸致人伤亡:确有该起事故,具体会有有关部门处理
5月18日,多名网友反映17日在贵阳市花果园小区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米SU7电动车在行驶中撞到人疑似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5月18日,潇湘晨报记者致电贵阳市南明区交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确有该起事故。
大象新闻记者近日,大象新闻记者联合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湖南省长沙市蹲守多处非法场所。5月12日中午14时许,记者向有关部门举报后,跟随开福区卫生健康局、当地公安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进入一处位于开福区绿城春晓苑的非法的别墅内。
当地时间5月12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大幅度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基本取消了4月2日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加征的关税。彭博社指出,美国在会谈中作出了让步,中国几乎得到了所希望的最理想结果。这令一直重视相关进展的岛内舆论炸了锅。
中国女排前队长朱婷妹妹被保送浙大,网友质疑不合规,校方:录取审核时不知其身份
患者家属代取款被要求必须本人到场,家属无奈将患者从医院抬到银行,取钱两小时未果离世。
律师解读银行要求重病老人到场去世,子女在一定条件下可代办 5月14日,湖南株洲,一银行被曝要求62岁带病老人必须亲临现场取钱,家属将老人抬着轮椅送到现场,因办理时间过长致带病老人离世。 据大象新闻报道,当事人侄子彭先生表示家人不清楚银行有上门服务,冒着生命危险将老人带至银行。因面部解锁一直失败,两个小时后仍未办理成功,老人当天离世。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认为,根据《储蓄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银行有核实储户身份的义务,有权要求本人到场办理取款业务。不过,子女在一定条件下可代办。根据双方有效身份证明及存款凭证以及授权委托书可以向银行取款。 若银行明知老人病重仍拒绝变通,其行为可能违反合理注意义务,特别是当储户明确告知存在不能亲自到场的合理情形,银行需要为储户办理相关程序。 至于病重老人的去世,付建律师认为,若家属能证明银行的拒绝对老人的转移就医造成实质性阻碍,且与死亡结果存在直接或间接因果关系,银行需承担民事赔偿相应的责任。银行可能涉及侵犯老人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侵权责任。并且银行有义务在听说老人病重时,主动提出上门服务。虽没法律的明文规定,银行应积极履行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义务,主动告知家属有上门服务等便利措施,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矛盾和纠纷。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1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地球观测卫星“EOS-09”。该卫星原计划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但发射后不久,发射基地与卫星失联。随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卫星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败。
- 上一篇: 旧房装饰补助申领热门问题解答来了!